匯域國際商務有限公司
公司注冊/許可證/金融牌照:
7*24小時免費熱線:400-8086-286
固話:0755-82357203
地址:深圳市羅湖區新安路森威大廈19F整
福建已有融資租賃公司128家 為企業發展提供新模式
來源: 時間:2015-07-24 01:01:57 瀏覽:
到6月底,我省已有融資租賃公司128家。融資租賃,為制造業企業提供了一種新的“輸血”模式
沒錢買設備?別急,我買了租給你用
東南網7月23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林侃)
擴大產能好“幫手”
15日,“融資租賃—制造業企業項目對接會”在福州舉行,吸引全省30家融資租賃企業和150家制造業企業參會。現場氣氛熱烈,幾家實力較強的融資租賃企業代表的位子前,前來咨詢的制造業企業代表絡繹不絕。
福建好彩頭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飲料、烘焙蛋糕和糖果為主打產品的食品生產企業。近年來,企業通過采購先進的生產設備,提升產品附加值,取得明顯效果。
“這幾年,原材料等成本升高,企業在全國布局又加大投入,導致流動資金不充裕。”好彩頭財務中心副總監柯良緣說,市場又逐漸打開,公司急需新設備以擴大產能,需投入數億元。企業曾考慮向銀行貸款,但咨詢后發現,額度有限、還款周期短、手續很麻煩。聽說現在有融資租賃這項業務,柯良緣很興奮,對接會現場,他與多家融資租賃公司進行溝通。
融資租賃最常見的模式是“直接租賃”,是指融資租賃公司根據客戶需求去向供應商買設備,再租賃給生產企業,后者在一定時限內分期把租金付給融資租賃公司。
“在這過程中,生產企業能以類似分期付款的方式,較快地獲得設備使用權,從而加速轉型升級的步伐。而融資租賃企業則賺取租息,這一過程中,我們還可提供一定的增值服務,比如促進客戶上下游的交易。”嘉實(廈門)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業務三部經理方雁南表示。
“融資租賃特別適合企業的固定資產投入和技改,能解決企業中長期的資金需求。”中國融資租賃行業第一家掛牌新三板的企業——融信租賃股份有限公司業務部負責人樂金珠表示,相對而言,銀行貸款對企業要求嚴格。“而我們的手續沒那么煩瑣,只要你的資金實力、還款能力通過我們的基本評估,就可馬上開始運作。”
另外,大多數企業只能從銀行獲得短期資金,而租賃公司可配套大多是兩年期以上,甚至三年、五年、八年的項目,對企業而言,還款壓力小很多。
業務模式靈活,也是融資租賃的優勢之一。售后回租也是一些企業普遍采取的融資租賃模式。
“所謂售后回租,就是企業將已購買的設備出售給融資租賃公司,再租來用。這種模式能讓企業在保留資產使用權的前提下,獲得所需資金。”廈門國貿儀器設備部總經理趙喆說。
“有生產線和大型設備的民企,建議盡量走融資租賃渠道。”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租賃業委員會商務副會長施錦珊說。
施錦珊認為,福建很多中小企業在轉型升級階段,面臨的最核心問題是裝備能力和生產能力比較落后。融資租賃企業,在控制風險上有獨到優勢,會大膽地對有設備的中小企業放款,可幫助中小企業更新裝備、升級技術、提高資本運作能力。
還有難處需幫扶
“大部分企業對銀行貸款、上市融資等傳統融資渠道比較熟悉,對融資租賃不了解。我們主辦此次對接會,就是想為融資租賃企業和制造業企業搭建一個合作平臺,增進兩類企業的了解和互信。”省商務廳副廳長劉德培表示。
近幾年,我省的融資租賃公司發展較快,到今年6月底,全省已有128家,其中內資10家、外資118家。而得益于福建自貿試驗區掛牌以后的一系列簡政放權新舉措,上半年,我省就新增外資融資租賃企業45家。對這些企業來說,除了希望擴大這項業務的知曉度外,人才缺口、政策瓶頸等一系列問題也亟待解決。
“開辦融資租賃公司不難,但要持續運營不是易事。如租賃行業涉及金融、法律、會計等多個方面,交易包括買賣合同、租賃合同、第三方的保證合同等30多個合同,對人才要求較高,但現實是人才難求。”在對接會現場,一家企業代表對記者表示。
施錦珊認為,對租賃企業而言,其母公司資格要夠,確保有后續資金來源,此外還要有足夠的擔保措施、風險管控能力及國內外資金打通等能力,需要高管人員有很強的能力。他建議,政府應出臺相關舉措,吸引港澳臺地區成熟的管理人才到我省。
“稅”和“風險防控”的問題也讓不少公司頭疼。
據介紹,“營改增”后,企業出租固定設備需繳納17%增值稅,導致融資租賃行業稅負上升明顯,近80%的售后回租業務發展受阻。另外,針對售后回租業務,承租人出售設備時并不能針對本金部分開具增值稅發票。“出租人拿不到承租人的發票作為本金抵扣依據,導致融資租賃公司沒有進項稅可以抵扣。”廈門一家融資租賃公司負責人表示。
“目前,我省對擔保企業的風險有相關的補貼政策,但對租賃行業還沒有大的突破。”樂金珠說。
據了解,我省年初出臺的扶持小微企業加快發展的七條措施中,提出“開展融資租賃企業風險補償試點工作,對融資租賃企業向中小微企業提供租賃融資的,按當年季均融資額比上年凈增加額的5‰給予風險補償”。對此,融資租賃行業代表希望政府能加大推動政策落地力度,為融資租賃行業持續健康發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