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域國際商務有限公司
公司注冊/許可證/金融牌照:
7*24小時免費熱線:400-8086-286
固話:0755-82357203
地址:深圳市羅湖區新安路森威大廈19F整
A股公司“出海”青睞小而美
來源: 時間:2015-07-31 01:01:53 瀏覽:
民營企業成為海外并購主力軍。統計顯示,截至7月,130多個A股國際并購案例中,超過七成由民營企業主導。超過八成的并購交易金額在5億元以下,其中新興產業標的的交易金額往往只有幾千萬元。并購熱門領域則轉向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產業、工業4.0、體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業內人士表示,此類并購符合國家戰略和產業升級需求,也是上市公司謀求轉型、進入新興產業的試金石和跳板,更凸顯A股上市公司和企業家思路的轉變。
伴隨國家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思路的漸次展開,國際化、出海并購搶占風口已蔚然成風。上證報資訊統計發現,截至7月份的2015年A股國際并購案例呈現新圖景,以往的資源并購強勢不再,出海開始青睞“小而美”,產業升級意志強烈;而并購的主角也由國企轉換為民企。
分析人士表示,盡管A股公司對新興產業標的并購數量和交易金額均相對較小,但這反映了企業家的發展思路轉變;在中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及新興產業提速的態勢下,上市公司已在悄然求變、謀篇布局。而在當前技術快速迭代更新的大背景下,實業界對新興產業的國際并購有望助力中國在相應領域做大做強、甚至彎道超車。
“出海”青睞小而美
相較于A股動輒幾十億的國內并購,其出海并購的標的都“小巧玲瓏”,“小而美”成為首選標準。統計2015年以來的A股國際并購案例顯示,超過八成的并購交易金額在5億元以下,這其中新興產業標的的交易金額往往只有幾千萬元。
具體來看,工業4.0領域的并購交易對價相對較高;生物產業、大健康、大數據、車聯網、體育等新興產業的并購交易金額則更是顯著偏小。
“小而美的標的選擇基于兩個原因:一是很多企業出海還處于試水階段,也是為轉型和培育新的增長點做儲備,所以投資金額都相對較小;二是因為標的大多數是新興產業領域公司,這些科技公司體量相對較小。”某業內人士表示。
產業升級是動力
從并購鐵礦石、石油天然氣等大家伙到并購新興信息產業、節能環保等小公司,A股公司出海并購的標的正悄然生變。
上證報資訊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7月,130多個A股國際并購案例中,僅有9個案例的并購標的所在行業為貴金屬與礦石、石油天然氣勘探、生產、存儲和運輸,涉及的上市公司僅有6家。剩余的均與新興產業相關,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工業4.0、體育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是熱門,這其中又以環保、大數據、物聯網、半導體、醫藥器械、養老、光伏、體育等細分領域顯著。統計顯示,互聯網軟件與服務、電子元器件與設備儀器、消費電子、通信等領域的并購案例多達27家,其中互聯網軟件與服務并購案例10起。生物產業的國際并購繼續維持高熱度,醫藥器械、大健康都是并購的熱門領域。
“對新興產業熱衷的背后邏輯是希望通過并購獲得技術、專利和國際市場。”某參與了國際并購的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
值得關注的是,在國家大力發展體育產業的背景下,已有東方明珠、萊茵置業開始布局境外體育產業版權。
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對新興產業的并購符合國家戰略和產業升級需求,也是上市公司謀求轉型、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進入新興產業的試金石和跳板;從并購資源到并購技術,顯示了A股上市公司和企業家思路的轉變,開始由資源型發展走向科技型發展。
民企成為主力軍
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并非是新鮮事物,但民企軍團開始大規模“出海”并購新興產業則是剛剛開始。
民營企業成為2015年中國企業“出海”并購的絕對主力軍。數據顯示,超過七成的國際并購由民營企業主導,其中有不少信息產業、生物產業的公司更是在此之前就進行了并購布局,如興森科技、海普瑞、石基信息、朗姿股份、藍色光標等。并購標的也不再僅限于歐美,以色列等新興產業領域也備受青睞。
分析人士表示,隨著產業升級,民企是中國經濟的最大推動力;新興產業和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民企愈發愿意通過海外并購來獲取新技術,然后迅速做大做強。上海歐擎投資集團董事長朱陽曾對上證報表示,在英國有很多原創技術,英國人并不想做大,不做產業,只做到中試階段,這給了其他國家的企業家并購機會。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企業“出海”并購經驗尚顯稚嫩,并購后的整合、跨文化管理則更具有挑戰性。某外資高科技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現在并購不是最難的事兒,最難的是并購后的整合和管理,由于文化背景、人才儲備不足等原因,收購后的管理和運營已成為“出海”并購的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