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銀監會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明確規定: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完成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備案登記后,應當按照通信主管部門的相關規定申請相應的電信業務經營許可;未按規定申請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的,不得開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
這意味著,除銀行資金存管外,能否獲得ICP許可證成為網貸平臺是否合規的重要指標。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7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為2281家,而擁有ICP經營許可證的約為211家,拿到許可證的網貸平臺僅占行業9.25%,不到一成。
業內普遍反饋ICP經營許可證準入門檻高,且辦理耗時長。而據消息,《辦法》出臺僅三個工作日,微貸網便拿到ICP許可證。微貸網為何如此迅速?對此,微貸網對網貸之家獨家回應稱,早在《辦法》出臺之前,就已經與浙江省通信管理局對接,但審批流程較為嚴格。
應積極對接通信局 ICP審批地區有差異
其實,ICP許可證并不是在監管意見中被首次提及,早在銀監會出臺的《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征求意見稿)》中,就規定“擁有ICP許可證”是網貸平臺“接入銀行存管”須滿足條件的條件之一,只是當時并未受到足夠重視。
盈燦咨詢高級研究員張葉霞指出:“ICP經營許可證申請需要時間,根據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電信管理機構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60日內完成審查工作。因此,微貸網僅《辦法》出臺三日就拿到ICP,一定是提前就開始申請了。”既然ICP許可證已成行業硬門檻,網貸平臺應積極擁抱監管,與通信管理部門對接,拿到ICP許可證。
此外,ICP審批地區差異較大。據不完全統計,211家獲得ICP許可證的互聯網金融平臺主要分布在北京、浙江、廣東等地,而上海目前僅有兩家獲得,為陸金所和雪山貸,兩家平臺取得許可證的時間分別為2012年、2013年。
據悉,上海通管局就以“提供金融服務要求地方金融管理部門出具前置審批”為由,拒絕為P2P平臺辦理ICP許可證;廣東地區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需先到廣東省人民政府金融辦公室拿到前置審批,通過后才能通過接入商(三大運營商)拿到ICP證書;而據微貸網稱,浙江省并不需要金融辦前置審批,只需向浙江省通信管理局網站提交相關材料即可。
申請ICP許可證應注意什么?
微貸網相關負責人透露:“ICP許可證的申請條件主要有兩個門檻:一是要求企業的注冊資金在100萬元以上,二是要求企業擁有提供長期服務的信譽和能力。”
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浙江省申請ICP的流程為:通過浙江省通信管理局網站提交相關材料——初審通過后系統將顯示受理通知書——將所有上傳通過的材料裝訂好并提交——關注管局網站監管動態,查詢企業是否通過審核。
由于地區差異大,被問及較為嚴格的地區,網貸平臺是否可以借道其他省市?盈燦咨詢高級研究員張葉霞指出:“除非公司遷移到其他省市,才可以借道。當然,也可以找相關中介機構辦理,只要積極申請,渠道總是有的。”張葉霞進一步表示:“在銀監會明確備案制度,和部分地區金融辦及通信管理部溝通協調后,預計和銀行存管、借款限額等相比,ICP經營許可證不會成為較大的障礙。對于目前地區不給批的平臺,要積極和地區金融辦、互金協會自律組織溝通。”
此外,除與當地金融辦、通信管理部門積極溝通外,準備申請ICP許可證的網貸平臺應提前準備好申請材料,例如:營業執照副本及復印件、公司概況、公司最近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企業法人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驗資報告及電信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相關會計資料、公司章程、公司股權結構及股東的有關情況、申請經營電信業務的業務發展、實施計劃和技術方案、信息安全保障措施、證明公司信譽的有關材料、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公司依法經營電信業務的承諾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