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個人征信行業的迅猛發展,不僅已經深度反哺到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甚至也可以幫助事業單位或政府部門優化職能,提升效率。
在互聯網金融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征信市場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重視,想要在這片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征信體系在西方經過幾百年的經濟發展已經相當成熟,制度和法律配套也完善,失信者在現實社會會處處碰壁,甚至會受到鄙視乃至嘲諷,這一切會使得違約成本變得極高。
而在中國,在轉型市場經濟以來,誠信一直在人們心中,但未能得到統一,也沒有被重視,配套的法制始終在推進當中,征信體系的健全度一直備受詬病。
央行的征信系統,對于完善中國的征信體系有一定作用,但是因為其信息來源主要為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借貸行為,對于企業而言,價值很大,對個人而言,也稍顯不足,因為銀行數據只能覆蓋借款人借貸行為的一部分。
至于民間,目前市場上雖也有近百家企業號稱從事個人征信業務,但都是沒有牌照的“游擊隊”,而且其信息主要來自民間借貸公司、催收公司之間流傳的黑名單和灰名單。
鑒于此,在2015年1月5日,央行正式向社會放開個人征信市場,給企業發放第一批個人征信業務牌照。至此,除了央行征信系統之外,民間“正規軍”的加入,豐富了個人征信信息來源,加強了大數據和云計算在個人征信領域的運用。拓展征信的應用領域,規范征信市場,進而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目前,有八家企業獲得個人征信業務牌照牌照,分別是前海征信、螞蟻征信、騰訊征信、鵬元征信、中誠信征信、中智誠征信、華道征信和考拉征信。
其中,前海征信屬于平安系,背靠全牌照巨型金控集團背景,手握強大的金融數據庫,擁有人臉識別、態度路線圖、設備指紋等先進技術,其產品主要應用于個人信貸審批等金融場景的風控環節。
而芝麻征信隸屬阿里巴巴,數據覆蓋數億互聯網電商用戶,其主打產品“芝麻分”主攻生活類場景。另一家背靠巨頭的騰訊征信則擁有包括微信、QQ等在內的海量社交數據,主攻各類C端場景。拉卡拉旗下的考拉信用主攻職場征信,華道征信則專注于檢驗租房者的信用情況。
另外,除了這八家公司,百度金融、京東金融、小米、快錢等也有意競逐第二批個人征信業務牌照。
在與這八家征信企業合作的單位中,有與前海征信合作的陸金所,與芝麻征信合作的安徽人社廳、上海所務局、中國移動和光大銀行,還有與前海征信、鵬元征信、中誠信征信、考拉征信等多家征信機構合作的你我金融等。
這說明個人征信行業的迅猛發展,不僅已經深度反哺到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甚至也可以幫助事業單位或政府部門優化職能,提升效率。
伴隨中國征信體系的逐漸成熟以及征信市場的不斷完善,不僅僅是金融行業,各行各業都將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