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不和金融沾點邊兒,都不好意思出來混”,在互聯網金融的東風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都想和金融沾上邊,在經歷了上市公司系P2P、國企系P2P、電商系P2P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后,P2P行業風險的急速加劇令這一行業風聲鶴唳。
不過,在沉寂一段時間后,仍有一批大型企業加速入場,富士康旗下P2P平臺富中富將于年內正式上線;大型房企碧桂園旗下碧有信社區金融平臺也在6月3日正式上線;而家居行業的巨頭紅星美凱龍去年末成立的全資子公司上海家金所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家金所”)在市場的露出也越來越頻繁。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雖然這些大型企業的P2P平臺主打產業上下游的供應鏈金融,但是如果金融基因欠缺,跨界做金融能否長久?又會有怎樣的風險?轉自匯域國際
其實,跨界做P2P并不少見,據了解,碧有信是由華惠金服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獨家運營,華惠金服成立于今年4月,注冊資本5000萬元,是碧桂園旗下的社區金融平臺,北京商報記者在注冊登錄碧有信網站后注意到,目前該平臺僅有兩款產品,借款方都是福建某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投資速度并不快,如第二款項目“碧有信2號160617001期”在昨日上午10點左右的進度為60%,距離該產品上線已經1天半。而有消息稱,富士康主要的方向是供應鏈金融。同時,家金所官網信息顯示,家金所借款方主要是紅星美凱龍家居商圈供應鏈的各方:優質的家居工廠、家居經銷商、項目合作方等,通過家金所的撮合實現家居供應鏈機構和個人的短期資金需求。
如此看來,富中富與家金所的模式都是供應鏈金融模式。不過,北京商報記者在注冊家金所后注意到,目前該平臺的產品主要是家金寶和穩賺團,穩賺團只有兩款產品,而家金寶的產品幾乎每天都有上新,家金寶項目介紹指出,主要面向紅星美凱龍商場內經營的商戶。但在信息披露方面還是有不少瑕疵,如面向于商戶的產品主要會披露借款人個人基本信息、資產信息、經營信息等,但是披露內容比較簡單,如在資產信息一欄,信用卡、房、車都是以有無來披露,信息的真實性投資人只能相信平臺。不過,在最新的幾期產品“家金寶8”系列,借款人經營地位于江蘇省鹽城市重點打造的物流服務園區內,借款信息也是僅有簡單的借款信息、還款來源、企業介紹等,并沒有像一些平臺會披露企業的營業執照等信息。
此外,由于家金所的起息日是T+1,北京商報記者投資后發現,在上周六進行投資后,截至第二天下午5點,借款合同顯示依舊錯誤。其實,跨界做P2P并不少見,此前就有不少企業在運作一段時間以后,停止或者將自己旗下平臺轉讓的先例。網貸315首席信息官李子川表示,大型企業跨界做P2P,除非是監管嚴格準入的行業,一個開放產業的退出者與新進者,自始至終會處于動態的調整中,只不過后進者面對外部環境比之前更為嚴苛而已,依托實業進入網貸領域,在產業鏈金融服務中存在優勢,不過要看從業方的業務類型及覆蓋范圍,否則會不溫不火成為雞肋。
“背靠大樹不一定好乘涼,實體企業如何把自身資源優勢與金融結合起來,是復雜命題,所以如果原本所處行業與互聯網金融關聯度較弱,只是一味盲目跟風玩跨界,無疑會助長市場泡沫的生成。因為互聯網金融行業門檻不斷提升、競爭日趨激烈,缺乏人才、技術、風控、營銷等經驗積累,所謂大型企業光環也只是空中樓閣而已。”一位分析人士直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