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張ICP許可證比領結婚證還難!”滬上網貸從業者何琪(化名)感慨。
按照8月24日銀監會等四部委聯合出臺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要求,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完成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備案登記后,應當按照通信主管部門的相關規定申請相應的電信業務經營許可,即獲取ICP許可證,否則不得開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而根據《金證券》記者調查,ICP許可證不是這么好拿的,不僅對平臺有各種要求,最關鍵要獲得金融監管部門的前置批文。
九成平臺無證經營
據盈燦咨詢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8月底,全國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為2235家,其中約222家平臺擁有有效的ICP經營性許可證,約占網貸業正常運營平臺總數量的9.93%,這意味著還有九成多平臺處于“無證經營”狀態。
“我看很多網站上都有ICP備案,這和ICP經營許可是一回事嗎?”網友“芊芊”表示。
《金證券》記者了解到,ICP備案即域名備案,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應當依法履行備案手續。而ICP經營許可證是指經營性網站辦理的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也就是說,經營性網站必須辦理ICP證 ,否則就屬于非法經營。
“ICP許可證由各地通信管理部門核發,審核比備案嚴格很多,而且每個地區的標準也不一樣,網站只有做了ICP備案才可以去申請ICP許可證。現在很多網貸平臺只有備案資格。”何琪表示。
獲得批文是“硬杠杠”
獲得ICP許可證有什么門檻?根據《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首先經營者為依法設立的公司,有與開展經營活動相適應的資金和專業人員,有為用戶提供長期服務的信譽或者能力;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經營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0萬元人民幣;在全國或者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經營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00萬元人民幣;還要公司及其主要出資者和主要經營管理人員三年內無違反電信監督管理制度的違法記錄等其他要求。
“注冊資本不低于100萬元人民幣,這一門檻并不高,難的是金融監管機構的批文。”何琪告訴《金證券》記者,“因為網貸行業屬于金融業,因此通信管理局需要金融監管部門的批文,但這也不是隨便就能出具的,出具就要擔責,所以證也不是好拿的。”
《金證券》記者以網貸經營從業者身份咨詢一家ICP辦證中介機構,工作人員也表示,“金融類的審批你們比我們更清楚,上個月底細則出來后就更嚴了,你能搞到銀監會批文,我們肯定認,如果是當地金融辦的批文就看當地的通信部門認不認,反正一句話,只要你拿到前置批文,后面我們都能搞定。”
江蘇14家平臺持證
《金證券》記者了解到,目前每個地區對平臺申請ICP許可證的要求不同,比如上海通管局要求平臺提供地方金融管理部門出具前置審批才能申請辦理;廣東地區的平臺需先到廣東省人民政府金融辦公室拿到前置審批,通過后才能通過接入商(三大運營商)拿到ICP許可證,也有部分省份可通過正常流程直接申請。
據盈燦咨詢不完全統計,從獲得ICP經營性許可證的地域分布來看,北京地區共有79家平臺擁有有效的ICP許可證,位居榜首;其次是浙江地區,有54家;廣東地區以24家位列第三;江蘇地區有14家平臺獲得ICP許可證。
此外,ICP經營性許可證雖然有效期是5年,但是實行年檢制度,如果年檢不合格,證件也將隨之失效。業內人士表示,領證了也并非意味著安全,“這些資質是平臺合規的一部分,但不是根本。”
